当地时间22日,日本福岛县水产业研究会协会(县渔联)在福岛临海水域开展实验性打捞时,在离岸账户约8.8千米水域的石斑鱼的身上验出放射性物质的铯元素,现阶段已终止打捞这种鱼种进到销售市场。
据日本广播协会(NHK)22日报导,东电会按时抽样检验该水域的鱼种和监督其辐射源物成分,在当天的实验性打捞中,县渔联在福岛县相马郡新地町离岸账户约8.8千米水域的一个深24米的鱼场中打捞出含有放射性物质的铯元素的石斑鱼。报导称,当天抽样检验的結果发觉,每1kg的石斑鱼含500贝克勒尔的铯,超过日本国国家行业标准的100贝克勒尔。
报导称,福岛临海水域上年石斑鱼的总产量为三吨,不够该水域总产值的1%。现阶段县渔联已终止石斑鱼进到销售市场,直至日本国原子力灾难防范措施总部确定该鱼种不会再有安全风险。
2011年3月11日,日本国产生“3·11”东日本大地震,引起超大大海啸及福岛核灾难,导致过万人死亡。尽管核泄露安全事故产生后,福岛县临海的规模性打鱼便被喊停,但一部分水域对于特殊鱼类的实验性打捞从2012年6月就已逐渐,捕捉的鱼种均需根据放射性元素检验后才可以进到销售市场。报导称,它是福岛临海水域阔别2年,再度在鱼种的身上发觉放射性元素超标准。